01算力时代概述
算力,即设备的计算能力,虽不可见,却无处不在。从智能手机到大型服务器,它都默默地“藏”在各种硬件设备中,宛如未被发掘的宝藏。在云计算风靡的当下,“一切皆服务”的理念已然深入人心,传统的服务器厂商也因此迎来了新的转型——算力提供商。如今,随着戴尔易安信最新一代PowerEdge服务器的商用发布,我们正式迎来了“Power新算力时代”!

“数据驱动、算力引领,创新未来。”这是戴尔科技集团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数据中心先进计算及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朱培兰的坚定信念。她强调, 强大的算力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而数字化转型的反哺又进一步促进了算力的提升,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在数字化浪潮中,算力成为了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IDC的预测显示,到2022年,数字化将推动全球GDP的65%增长。显然,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IT支出滞后于GDP不同,如今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IT支出却呈现出远超GDP的增长态势。这 充分证明了算力在助力企业解决业务难题、寻求新增长点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数字化时代,算力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戴尔易安信最新一代PowerEdge服务器在设计上进行了 三大创新:首先,通过技术调优,为不同负载提供针对性的设计,从而满足不同计算力的需求;其次,借助先进的算力中枢架构实现智能管理,这是戴尔易安信服务器的传统优势;最后,不断强化系统的安全性,提高其韧性,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021.戴尔易安信服务器的创新
戴尔易安信服务器在设计中进行了技术调优、算力中枢架构、加强安全性的三大创新,以适应多样化的算力需求,提升管理效率和支持工作的多样性。如今,服务器设计越来越注重场景化,以适应AI等新型关键负载的出现以及边缘计算、高频交易等多样化需求。

以最新推出的PowerEdge R750为例,这款服务器专为严苛的工作负载设计, 集成了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从而有效解决应用程序面临的性能和加速挑战。作为双插槽的2U机架式服务器,PowerEdge R750凭借出色的性能脱颖而出,每个CPU支持8个内存通道,在3200 MT/s的速度下最多可扩展至32个DDR4 DIMM,为高性能计算提供强大支撑。

戴尔易安信服务器不仅以卓越的算力为客户和合作伙伴带来创新动力,更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例如,沃趣科技在转型过程中,借助戴尔易安信服务器的强大算力,成功将数据库性能提升了8~9倍。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的创新设计,沃趣科技打造出稳定可靠、性能卓越的数据库云平台,为客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戴尔易安信服务器在不同场景中展示较强性能,解决了传统数据库效率的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得用户好评。
03戴尔易安信服务器的智能管理与安全性
另外,在系统的智能管理和运维方面,戴尔易安信服务器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其智能管理软件不仅能与VMware等第三方软件及云管理平台紧密集成, 实现软硬件整个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还能通过自动化手段提升服务器系统的安全性。
戴尔易安信在性能、可靠性、可用性、智能管理、安全性等方面均拥有显著优势。其 业界最全面的服务器产品线可灵活支持数据库和分析、虚拟化、软件定义存储、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容器化、高性能计算(HPC)、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等多种工作负载。此次新推出的最新一代戴尔易安信PowerEdge服务器共有17款,涵盖主流通用服务器、AI和边缘计算专用服务器,以及机架式、刀片式、塔式和1路服务器等多种形态。
04边缘计算与AI优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针对“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市场的新需求,戴尔推出了新一代PowerEdge服务器。这些服务器采用PCIe Gen 4.0技术,吞吐性能相比上一代产品提升了两倍,并支持多达6个加速器,从而能轻松应对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的挑战。

举例来说,此次新推出的服务器中包含两款专为GPU加速器优化的产品——PowerEdge XE8545和PowerEdge R750xa,它们为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引擎。 PowerEdge XE8545通过先进的处理器和加速器配置,支持复杂计算任务,提升AI应用性能,而PowerEdge R750xa则专为提升加速性能而设计,它为机器学习训练、推理和人工智能提供了GPU密集型性能,并支持专为VMware vSphere 7 Update 2推出的NVIDIA AI Enterprise软件套件。
05算力转型对业务的意义
以往,我们常谈及的是服务器和存储,这反映了我们在技术层面的关注,即那些“硬邦邦”的技术指标。然而,如今在许多场合下,我们更强调算力的重要性,这标志着我们的视角已从单纯的产品层面转向了业务角度,致力于探讨如何通过科技推动业务创新。 戴尔推动“即服务”模式,将算力视为可按需付费的服务,推动业务创新,从产品层面向业务角度转变。从服务器到算力的转变,不仅是一种称谓上的变化,更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在观念、技术认知以及产品销售和使用模式上的深刻变革。